|
|
資料編號: | HK-1060 |
---|---|
中文名稱: | 銀合歡 |
學名: | Leucaena leucocephala [找同屬植物] |
英文名稱: | White Popinac |
植物科名: (APG新系統) | FABACEAE豆科 [找同科植物] |
標室舊系統 | MIMOSACEAE含羞草科[找同科] |
生長習性: | 落葉喬木 |
原生/外來: | 外來植物 |
圖片花色: | white |
發現開花: | Sept |
特別特徵: | 偶數二回羽狀複葉互生_腺體 |
圖片果色: | brown |
資料更新: | 20210626 11:39:41 pm |
備註: 娃娃手記: 1.二回羽狀複葉長25-30cm 2.托葉三角狀披針形 3.葉柄最下方與最上方的一對羽片著生處稍下的葉軸上各有1枚橢圓形的腺體 4.羽片4-8對;每一對羽片有小葉11-17對 5.外來入侵品種 6.繁殖能力強,被稱為難以防除的雜木 可達9米 落葉喬木, 對土質的要求不嚴格, 耐乾旱、抗貧瘠 葉: 2回偶數羽狀複葉. 葉羽片3-10對,每一羽片5-20對小葉;小葉長6-12mm,寬1.5-5mm 花: 4-7月, 頭狀花序,腋出,白色 果: 8-10月,莢果扁平如豆,革質, 熟果赤褐色, 叢生成球,殘留樹上. 種子褐色,7x4mm, 每一莢果內有12至19枚種子,藏在分隔裏面 根可行固氮作用, 枝葉含特殊味 葉子可用作餵飼牲畜, 含銀合歡素,單胃動物食之容易中毒 繁殖能力強,被稱為難以防除的雜木 (info from hkwildlife.net) 深圳植物誌: ≡Mimosa leucocephala Lam. Encycl. 1(1):12. 1783. 小喬木,高4-8m。枝條幼時密被短柔毛。二回羽狀複葉長25-30cm;托葉三角狀披針形,長約5mm,早落;葉柄與葉軸幼時均密被短柔毛,後變無毛,在最下方與最上方的一對羽片著生處稍下的葉軸上各有1枚橢圓形的腺體;羽片4-8對,長6-12cm,每一對羽片有小葉11-17對;小葉片條狀長圓形,長0.8-2cm,寬2-5mm,除邊緣疏生緣毛外,兩面無毛,基部楔形,先端急尖,中脈偏向上側邊緣。 頭狀花序1-2個生於葉腋,球形,直徑(連雄蕊)1.5-2.5cm,具多數花;花序梗長2.5-5cm,近無毛;花萼鐘形,長約2.5mm,先端具5淺齒,僅邊緣被緣毛;花瓣5,白色,分離,條狀倒披針形,長約5mm,背面疏被短柔毛;雄蕊10,分離,長約8mm,花絲無毛;子房有短柄,上部被長柔毛,柱頭杯狀。莢果帶形,長15-25cm,寬2-2.5cm,扁平,基部有長柄,頂端有短喙,無毛,有種子10-25顆,成熟時開裂為2瓣,裂瓣革質。種子卵形,長7-8cm,褐色,光亮。花期:4-9月。果期:8-11月。 用途:本種適應性強,尤耐旱,生長快迅,適作荒山造林樹種。 中國植物誌: 灌木或小喬木,高2-6米;幼枝被短柔毛,老枝無毛,具褐色皮孔,無刺;托葉三角形,小。羽片4-8對,長5-9(-16)厘米,葉軸被柔毛,在最下一對羽片著生處有黑色腺體1枚;小葉5-15對,線狀長圓形,長7-13毫米,寬1.5-3毫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邊緣被短柔毛,中脈偏向小葉上緣,兩側不等寬。 頭狀花序通常1-2個腋生,直徑2-3厘米;苞片緊貼,被毛,早落;總花梗長2-4厘米;花白色;花萼長約3毫米,頂端具5細齒,外面被柔毛;花瓣狹倒披針形,長約5毫米,背被疏柔毛;雄蕊10枚,通常被疏柔毛,長約7毫米;子房具短柄,上部被柔毛,柱頭凹下呈杯狀。莢果帶狀,長10-18厘米,寬1.4-2厘米,頂端凸尖,基部有柄,縱裂,被微柔毛;種子6-25顆,卵形,長約7.5毫米,褐色,扁平,光亮。花期4-7月;果期8-10月。 | |
如資料有任何錯誤,歡迎聯絡本會. info@hkcww.org | |
16-1060p | |
15-1060o | |
14-1060n | |
13-1060m | |
12-1060l | |
11-1060k | |
10-1060j | |
9-1060i | |
8-1060h | |
7-1060g | |
6-1060f | |
5-1060e | |
4-1060d | |
3-1060c | |
2-1060b | |
1-1060a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