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資料編號: | HK-1381 |
---|---|
中文名稱: | 茵陳蒿 |
學名: | Artemisia capillaris [找同屬植物] |
植物科名: (APG新系統) | ASTERACEAE菊科 [找同科植物] |
標室舊系統 | ASTERACEAE菊科[找同科] |
生長習性: | 草本 |
原生/外來: | 香港原生植物 |
特別特徵: | 二回羽狀全裂(至三回羽狀全裂) |
資料更新: | 20181219 09:01:46 pm |
備註: 中國植物誌: 半灌木狀草本,植株有濃烈的香氣。主根明顯木質,垂直或斜向下伸長;根莖直徑5-8毫米,直立,稀少斜上展或橫臥,常有細的營養枝。莖單生或少數,高40-120厘米或更長,紅褐色或褐色,有不明顯的縱棱,基部木質,上部分枝多,向上斜伸展;莖、枝初時密生灰白色或灰黃色絹質柔毛,後漸稀疏或脫落無毛。營養枝端有密集葉叢,基生葉密集著生,常成蓮座狀; 基生葉、莖下部葉與營養枝葉兩面均被棕黃色或灰黃色絹質柔毛,後期莖下部葉被毛脫落,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2-4(-5)厘米,寬1.5-3.5厘米,二(至三)回羽狀全裂,每側有裂片2-3(-4)枚,每裂片再3-5全裂,小裂片狹線形或狹線狀披針形,通常細直,不弧曲,長5-10毫米,寬0.5-1.5(-2)毫米,葉柄長3- 7毫米,花期上述葉均萎謝; 中部葉寬卵形、近圓形或卵圓形,長2-3厘米,寬1.5-2.5厘米,(一至)二回羽狀全裂,小裂片狹線形或絲線形,通常細直、不弧曲,長8-12毫米,寬0.3-1毫米,近無毛,頂端微尖,基部裂片常半抱莖,近無葉柄; 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5全裂或3全裂,基部裂片半抱莖。頭狀花序卵球形,稀近球形,多數,直徑1.5-2毫米,有短梗及線形的小苞葉,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側生長, 常排成複總狀花序,並在莖上端組成大型、開展的圓錐花序;總苞片3-4層,外層總苞片草質,卵形或橢圓形,背面淡黃色,有綠色中肋,無毛,邊膜質,中、內層總苞片橢圓形,近膜質或膜質;花序托小,凸起;雌花6-10朵,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,簷部具2(-3)裂齒,花柱細長,伸出花冠外,先端2叉,叉端尖銳;兩性花3-7朵,不孕育,花冠管狀,花藥線形,先端附屬物尖,長三角形,基部圓鈍,花柱短,上端棒狀,2裂,不叉開,退化子房極小。瘦果長圓形或長卵形。花果期7-10月。 三月茵陳四月蒿,五月六月當柴燒 農曆五月稱為「百毒月」,天氣炎熱,病菌蚊蟲滋生,容易生病,為保平安,古人用艾草祛除邪毒,治百病。 農曆五月也是艾草生長最旺盛,含油量最高的時候,為採收的好時機。 thanks rc info | |
如資料有任何錯誤,歡迎聯絡本會. info@hkcww.org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