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資料編號: | HK-2769 |
---|---|
中文名稱: | 薇甘菊 |
中文別名: | 薇金菊_小花蔓澤蘭(台灣叫法) |
學名: | Mikania micrantha [找同屬植物] |
異名: | Mikania scandens |
英文名稱: | Mile-a-minute Weed |
植物科名: (APG新系統) | ASTERACEAE菊科 [找同科植物] |
標室舊系統 | ASTERACEAE菊科[找同科] |
生長習性: | 攀援_草本 |
原生/外來: | 外來植物 |
圖片花色: | white |
發現開花: | Nov_Dec |
特別特徵: | 害草_常見植物_單葉對生 |
資料更新: | 20240416 09:59:37 pm |
備註: 深圳植物誌: 一年生攀緣草本,長達5m,植株有強烈的氣味。 莖細長,多分枝,有稀疏的短柔毛或幾無毛。 莖下部葉與中部葉葉柄長2.5-8cm;葉片長三角狀心形,長4.5-11cm,寬2.5-7cm,基部深心形,邊緣具淺波狀粗鋸齒,先端長漸尖,兩面被稀疏的 短柔毛,花期毛脫落,有腺點,莖上部葉具短柄,葉片略小,三角形或披針形,基部心形,先端漸尖。 頭狀花序長4-5.5mm,多數,在莖、枝端排成傘房花序狀或複傘房狀的聚繖花序;花序梗纖細,被短柔毛或無毛,疏生條狀披針 形的苞葉;總苞長管形;總苞片狹長橢圓形,長3.5-4.5mm,先端稍尖,背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和腺點;花冠管細,簷部鐘形,長3 -3.5mm,具5裂齒,稀疏的短柔毛。 瘦果長橢圓形,長1.5-2.5mm,有縱棱,棱上被短柔毛;冠毛灰白色或微紅色。 花期:8-11月。 果期:8-11月。 生於坡地、荒地、灌木林、住宅區圍欄、林緣或林下,海拔50-300m。 該植物繁殖力極強,常攀緣於其他植物的樹幹及樹冠上,嚴重危害其他植物的生長。 分佈:原產於南美洲。 現在世界熱帶地區普遍有歸化。 我國華南地區亦普遍有歸化,並有蔓延之勢。 為菊科蔓澤蘭屬(Mikania sp.)蔓性草本植物,因台灣植物誌尚無此植物之記載,因此依歐辰雄教授之建議將本植物中文名稱定名為小花蔓澤蘭。本植物原生於中南美洲,為趨光性植物,在台灣生長於1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山野開闊地、溪谷、荒地、荒廢果園及道路兩旁,開花期為11月至翌年1月,種子在台灣約於11月中旬至12 月下旬成熟,種子量多輕盈可隨風飄遠,繁殖力極強。 在台灣,早期僅於台灣南部地區出現,現今於中低海拔山區均可看見其蹤跡,由於其快速生長攀援於林木,被其覆蓋包住的樹木,常無法獲得充分光照與空氣,最後死亡,緊接著影響鳥類或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,形成經濟上及生態上嚴重的危害。source from link 畢培曦指出,研究發現菟絲子以薇甘菊為寄主,令薇甘菊受感染枯死,相信這種以毒攻毒的方法奏效。但他強調,菟絲子未能完全殲滅薇甘菊,只是減弱其繁殖能力,故未來將繼續與漁護署合作,由該署的野外工作人員進一步評估菟絲子的功效和安全性,亦會考 慮測試金燈藤等大型菟絲子品種,以比較其對清除薇甘菊的效用。 youtube link | |
如資料有任何錯誤,歡迎聯絡本會. info@hkcww.org | |
28-2769ab | |
27-2769aa | |
26-2769z | |
25-2769y | |
24-2769x | |
23-2769w | |
22-2769v | |
21-2769u | |
20-2769t | |
19-2769s | |
18-2769r | |
17-2769q | |
16-2769p | |
15-2769o | |
14-2769n | |
13-2769m | |
12-2769l | |
11-2769k | |
10-2769j | |
9-2769i | |
8-2769h | |
7-2769g | |
6-2769f | |
5-2769e | |
4-2769d | |
3-2769c | |
2-2769b | |
1-2769a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