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編號: | HK-6952 |
---|---|
中文名稱: | 野古草屬(SPP) |
學名: | Arundinella spp. [找同屬植物] |
植物科名: (APG新系統) | POACEAE禾本科 [找同科植物] |
標室舊系統 | POACEAE禾本科[找同科] |
生長習性: | 草本 |
資料更新: | 20230108 11:18:38 pm |
備註: FOHK: 1a. Upper lemma awnless or with a solitary awn, lateral bristles absent; pedicels without stiff hairs at apex--A. nepalensis石芒草 1b.Upper lemma with an awn and 2 lateral bristles; pedicels often with stiff hairs at apex-- A. setosa刺芒野古草 用葉寬去區分石芒草及刺芒野古草已經可以,加上小穗柄基部有冇長刺毛則可以確認。 葉寬1-1.5厘米;小穗柄沒有長刺毛。--石芒草 葉寬4-7毫米;小穗柄有長刺毛。--刺芒野古草 thanks Daniel's info 深圳植物誌: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有時具根狀莖。稈叢生或單生,直立或斜升,下部節上生根。葉稈生;葉鞘抱稈,短於節間,一側開裂;葉舌短小,乾膜質或為1列流蘇狀毛;葉片平展,條形或條狀披針形,縱脈間無橫脈。 圓錐花序頂生,開展或緊縮,通常由數枚總狀花序組成;主軸和穗軸具縱棱,平滑或棱上微粗糙或被硬糙毛;穗軸不延伸至頂生小穗之外;小穗軸在第一外稃和第二外稃之間有關節;小穗通常成對,具不等長的小穗柄,成熟時脫節於穎之上及小穗軸的關節處,披針形至卵形,張口狀,含2朵小花,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,第二小花兩性;兩穎不等長,第一穎較短,草質,具 (2-) 3-5 (-7) 脈,先端急尖至尾尖,第二穎與小穗近等長,先端尾狀;第一外稃與第二穎同質,宿存,平滑,具3-7脈,先端有芒或芒狀小尖頭,第一內稃透明,膜質,第二外稃圓筒形,小於第一外稃,質硬,微粗糙,先端全緣或具2齒,通常有芒,稀無芒,芒如存在則常膝曲,芒柱扭轉,有時早落,第二內稃邊緣有時具耳,與第二外稃近等長或略短,膜質;基盤短,近圓形,具髯毛;漿片2,楔形;雄蕊通常3,花藥紫色、褐色或黃色;子房無毛,花柱2,基部分離或合生,柱頭帚狀。穎果長卵形至長橢圓體形,背腹扁,為內外稃緊包並一同脫落。種子的胚長為穎果的1/4-2/3,種臍點狀。 | |
如資料有任何錯誤,歡迎聯絡本會. info@hkcww.org | |